cs75迎賓聲音怎么關閉
事物|起源
兩年一度的北京車展終于來到第二天了!經過一天幾十場車廠發(fā)布會的密集轟炸,車和東西終于可以走出來,真正自由自在地逛展會了。
今天在去展會的路上,一個“智能汽車領跑者”吸引了車物的注意。昨日,長安新CS75正式上市發(fā)布,售價9.98萬-15.98萬。這款中型SUV的主要賣點是“豪華”和“智慧”。憑借其足夠大的尺寸和不太高的價格,似乎將成為中型SUV的最大賣家。
但是,經過一番體驗,車冬喜發(fā)現(xiàn),新CS75對智能的理解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也就是跟風市場,在車上堆砌更多與“智能”相關的配置而已。但是對于這兩個字背后的用戶訴求思考不夠。
半生不熟的系統(tǒng)遠程升級(OTA),人車交互體驗的隱患,平庸的自動駕駛功能作為核心賣點,使得自詡為“智能汽車領袖”的新CS75只具備初級智慧。
新CS75:配置豐富 性價比點贊
平心而論,新CS75發(fā)揮了自主品牌一貫的優(yōu)勢:同價位,更多配置。在15.98萬元的頂配版價格下,新CS75的配置無疑是最有錢的一批,尤其是科技配置方面。
全新CS75的尺寸為4650mm/1850mm/1695mm,軸距為2700mm。基本版功率178馬力,配備6速手動變速箱。
▲CS75側
靜態(tài)體驗中發(fā)現(xiàn)15.98萬的頂配車型,只支持記憶功能,座椅通風,座椅加熱,駕駛座8向調節(jié)。
往車內看,你會發(fā)現(xiàn)各種越級配置,七色可選氛圍燈、鋼琴烘焙科技中控臺、電子擋把、液晶儀表盤10.25寸懸浮式中控面板、360度全景影像、電動全景天窗。
▲環(huán)境燈打開▲CS75
在10.25英寸的懸浮屏幕中,還有一個語音助手“小安”,可以回答車內乘員的命令。通過她,你可以導航,打電話,控制空等等。
在安全功能方面,車輛還配備了ACC全速自適應續(xù)航能力、FCW前向碰撞預警、LDW車道偏離預警和AEB自動緊急制動。此外,全新CS75是長安旗下首款配備自動泊車功能的量產車,可以實現(xiàn)一鍵泊車。長安將這個計劃打包,歸為L2級別的自動駕駛。
如果是合資車,這個配置恨不得賣到30萬。但是長安的新CS75只花了16萬。不得不說新CS75是一款性價比看起來不錯的SUV。
讓人用不爽的智能
多項技術,語音助手,自動駕駛加持,CS75看起來性價比高,智能化。但在真正體驗這些功能的過程中,產品設計上的缺陷不斷跳出來干擾體驗。甚至有些功能是為了智能化而設計的,其使用邏輯已經對行車安全構成了威脅。
1.反應慢的語音助手。
雖然新款CS75的車載系統(tǒng)UI依然是10年前的風格,但是懸浮式中控屏貼心的設置了與儀表盤互通的功能,通過三指觸控可以在液晶儀表盤上顯示導航和音樂信息,避免駕駛員看著旁邊的中控屏引發(fā)事故。對行車安全的思考,值得點贊。
而同樣是為了易用性和行車安全而生的語音助手“小安”,在語音識別上有時候真的很焦慮。比如“調低空溫度”、“導航到天安門廣場”等語音命令,需要五六遍才能理解,語音識別的過程往往需要5-10秒。
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情不自禁地看著屏幕,以確保它聽到了我的指令。這時候,原本在駕駛時提供更安全交互形式的語音助手反而成了不安全因素。
車問現(xiàn)場工作人員得知,“小安”的語音交互是科大訊飛支持的。他說,“小安”表現(xiàn)不佳可能是因為展車沒有聯(lián)網,依賴本地處理器的識別能力,所以語音識別速度慢、效果差。借助科大訊飛云能力,識別效果應該會更好。
然而,當其他車輛使用科大訊飛的語音系統(tǒng)體驗時,也存在反應緩慢的問題??拼笥嶏w的語音技術仍然存在問題。它不支持連貫的命令,需要在發(fā)出命令前喚醒。但是斑馬智行的語音交互可以通過一起說喚醒詞和命令來完成。
2.交互邏輯存在隱患。
雖然我剛夸了CS75把懸浮中控面板的信息轉移到儀表盤顯示的安全考慮,但是我馬上發(fā)現(xiàn)長安的工程師在配置其他功能的時候好像突然忘記了這一點。
為了突出內飾的高級感,CS75的座椅和空色調設置面板幾乎都是全觸控互動的。而這些觸摸鍵的反饋形式就是燈光音調。不過,CS75還提供了車內靜音模式。開啟后,駕駛員確認已觸發(fā)操作的唯一方法是將頭部向右下方轉動45度,看相關區(qū)域是否亮起。
▲CS75空調節(jié)座椅控制區(qū)域,藍色燈表示功能激活。
這樣的交互邏輯,停車的時候當然沒有問題。但在駕駛過程中,這種需要駕駛員分神接收反饋信息的交互形式,存在安全隱患。其實這些問題只要配置一個電動馬達給出振動反饋就能解決。
另一個讓該車困惑的是,或許是為了凸顯語音控制的威力,CS75特意宣傳了它的自適應續(xù)航速度,可以通過語音控制來改變。用語音直接控制車輛的駕駛功能,看起來很黑科技。但車東了解到,CS75的語音助手并沒有配備聲紋識別等功能,所以車內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語音來改變自動巡航的速度——那么誤識別和熊海子的存在會讓這成為安全隱患嗎?這是長安沒有回答的問題。
3.只有50%技能的OTA
在CS75的功能介紹中,車東還發(fā)現(xiàn)了一串文字,宣稱OTA是CS75的亮點功能。是否支持OTA已經成為衡量汽車是否智能的主要標準之一。所以,當CS75支持OTA升級的時候,這款車在車的心目中就是一個加分項。
然而,當汽車打開系統(tǒng)升級選項時,卻發(fā)現(xiàn)只有兩個選項——“USB”或“WLAN”。但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因為現(xiàn)場車輛沒有插SIM卡,CS75仍然支持車載系統(tǒng)OTA升級和新增功能。
但隨后,車東西也發(fā)現(xiàn)了CS75內置的高德地圖,其地圖數(shù)據(jù)更新只能通過WLAN連接或USB連接升級,而不能通過4G網絡更新地圖。同樣,車內其他應用也只支持WiFi或USB更新。
▲地圖更新不支持4G網絡升級。
OTA存在的意義在于,車主可以擺脫地域限制,隨時隨地享受升級服務。但是新CS75的應用OTA需要WiFi。這種設計邏輯相當于讓OTA廢了武功,只有系統(tǒng)升級了才能發(fā)揮作用。
這背后的邏輯是,系統(tǒng)應用的升級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流量,而長安在與運營商簽約時,顯然選擇保留更重要的系統(tǒng)升級。
除此之外,車上還有其他東西,比如CS75內置的酷我音樂和喜馬拉雅的車載應用,內容服務也是缺失的。
幾個重要的車載應用在CS75奇怪的OTA設置下都無法發(fā)揮良好的體驗。當你真正使用的時候,還是會發(fā)現(xiàn)手機上的導航是管用的。
4.自動停車,不暴露真實身體。
CS75還將自動駕駛功能作為其產品亮點。具體分為駕駛場景下的駕駛輔助和停車場景下的自動泊車。
場景駕駛輔助的功能上面已經提到了,和合資車比是越級配置,和同價位自主品牌比是主流配置。更先進的是,車輛主動控制自己的LKA車道保持,CS75沒有配備。
停車場景下的自動泊車是最近各家車企在自動駕駛技術落地上競爭的焦點。長安CS75(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的宣傳資料宣稱其APA 4.0自動泊車可以實現(xiàn)主動搜索車位、車內一鍵泊車、車外遠程泊車等功能。
但現(xiàn)場銷售人員告知的信息是,CS75可以實現(xiàn)無人泊車。司機會把檔位放在P檔,按下自動停車按鈕下車,汽車會自動停在停車位??磥黹L安上任前的銷售學習還不夠認真。
車問有沒有現(xiàn)場演示,被告知沒有停車功能顯示。這也引起了對汽車事物的懷疑。如果亮點是車內一鍵泊車,也可以實現(xiàn)很多和CS75同價位的自主品牌。比如吉利約伯的高配版就有這個配置,并不是什么“領先”的存在。
在仔細檢查了每個功能的細節(jié)后,Che Thing發(fā)現(xiàn)CS75上有一種傾向——為了智能而智能。因為語音助手,大屏,觸控等。都成了“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主要賣點,CS75把這些功能都堆了起來。這些功能給用戶體驗帶來了一定的提升,但距離真正的智能和領先的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CS75背后:長安轉身慢
長安CS75在緊湊型SUV市場銷量一直不錯,月銷量過萬。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性價比高,配置夠用。但是最近因為機油增加,大量搭載1.5T發(fā)動機的CS75被召回。上個月,長安宣布召回超過20萬輛CS75s。好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本田CR-V(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上,CS75問題沒有在輿論上發(fā)酵。
▲引起老款CS75召回的1.5T藍鯨(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發(fā)動機,新款CS75依然配備。
但長安召回CS75刷新ECU的計劃似乎并不能解決問題,仍有部分車主反映車輛升級后問題依然存在。3月份,CS75的銷量跌出了SUV銷量前十的榜單。此次推出的全新CS75,科技配置上的智能熱點,內飾上的豪華風格,是長安再次沖擊銷量的車型。但全系9款車型依然使用1.5T發(fā)動機,依然存在機油增加的隱患。甚至有用戶在長安CS75的網絡論壇上說,買新CS75就是“當小白鼠”。
一位汽車工程師告訴車東熙,1.5T藍鯨發(fā)動機本來就是長安展示自主研發(fā)實力的一個案例。1.5T發(fā)動機的問題反映出長安自身的R&D實力其實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此外,從長安的車型與其他品牌頻繁的正面碰撞(新款CS75與大眾途銳(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前臉相似,內飾的方向盤和中控屏有寶馬的影子,而銳馳(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CC與雷克薩斯ES(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的正面碰撞)也可以看出,長安的品牌缺乏自主設計語言,獨立精神與柯靈、WEY相比還不夠。這些重要競爭力的缺失,使得長安不得不堆砌更多的配置來吸引消費者。
▲上圖為CS75,下圖為途銳。
長安的產品棧配置就是外觀,體現(xiàn)了在汽車產業(yè)新趨勢下,長安的轉型步伐慢了半拍。自有品牌長城、吉利和國有自主品牌SAIC都以各種方式開始了品牌升級之路——比如長城的WEY和吉利的雷克薩斯。SAIC還在本次車展上發(fā)布了其最強電動汽車漫威X。長安在北京車展上展示的CS75,與其他品牌相比并沒有突出的特點,其智能動作是由患有“心臟病”的發(fā)動機所展示的。
另外,在電動化的道路上,長安的步伐比第一梯隊的其他自主品牌略慢。比亞迪的長續(xù)航純電動車秦EV450和吉利的帝豪EV450都已經發(fā)布,而長安的標準純電動車逸動EV 460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會上市。
結語:長安能否加速轉型?
當智能網聯(lián)和電氣化席卷汽車行業(yè)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老玩家的不同變化。當然,長安也是其中之一。從去年宣布香格里拉計劃將在新能源領域投資1000億,到今年剛剛與騰訊成立車聯(lián)網合資公司。長安一直很積極。
然而,今年北京車展上主推的CS75的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讓長安的轉型顯得有些雷聲大雨點小。長安作為自主品牌的銷售兄弟,面對的是一個在智能化、電氣化道路上越跑越快的對手。
平心而論,CS75這個價位還算不錯的產品,但自稱“智能汽車領袖”還是不成熟。長安要想保住位置,轉型之路似乎需要加快。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