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賽車輪胎顏色分類
超軟胎(紅色)
超軟胎的特性是升溫速度非??欤軌蛟诙虝r間內到達合適的胎溫和最佳的抓地表現(xiàn),但是超軟胎的使用頻率比較低,因為它比較適合慢速多彎的賽道,比如摩納哥站和匈牙利站。
輪胎系列中第二軟的超軟胎,是慢速多彎的賽道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在較冷的氣候中需要最大化機械抓地力時,得益于超軟胎的快速升溫特點,超軟胎也是排位賽的極佳選擇,但同時這也帶來了更快的衰退速度,這是一款工作范圍較窄的輪胎,往往在輪胎策略的的選擇上較為激進,如果看到正賽中有車穿著紅色的輪胎出場,那一定是要博圈速的了。
軟胎(黃色)
軟胎的工作范圍很大,適用于多種條件與環(huán)境的賽道,所以它也是整個賽季使用頻率最高的一款輪胎,這是整個輪胎系列中最常用的一款,提供性能和耐久性的平衡表現(xiàn)(更偏向性能),雖然這款輪胎比起長距離行駛來說更偏向速度,但它仍能為車隊提供充分的競爭優(yōu)勢,這是一款工作范圍較大的輪胎配方,可以在大多數(shù)的正賽上常常看到它的身影。
中性胎(白色)
中性胎的工作范圍相對較小,一般車隊在溫度要求比較低的賽道才會啟用中性胎,理論上來說,這款輪胎是所有輪胎中表現(xiàn)最為平衡的,完美兼顧了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它的通用性很強,這是一款工作范圍相對較窄的輪胎,最能發(fā)揮其特點的是高速,高溫高能量負荷的賽道。
硬胎(橙色)
硬胎是在2013賽季的時候,把顏色從銀色變成了醒目的橙色,同時,相比于之前的硬胎來說,今年的硬胎還要稍軟些,硬胎比較適用于溫度需求更高的賽道,這是倍耐力F1賽胎系列中最硬的配方,為對輪胎有最高能量負荷調整的賽道設計,這些賽道有著高速轉角和粗糲的表面,通常地表溫度也較高,這個配方需要更多時間加溫,但他的耐久性也是最佳,因此也經(jīng)常在比賽策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是一款工作范圍較大的輪胎配方,也是可供F1賽車行駛距離最長(干燥)的輪胎,如果在干燥的條件下,車隊想要冒險進行少停策略則往往會選擇橙色標記的硬胎。
極軟胎(紫色)
極軟胎是這個賽季倍耐力推出的一款全新輪胎配方,這款輪胎比超軟胎還要軟,抓地力更強。這也就意味著可以跑出更快的圈速,但是磨損也是最快的,車隊一般會將極軟胎放到排位賽用來刷圈速使用。
這是2016賽季才剛剛加入到輪胎陣營中的全新輪胎,其配方的工作范圍較窄,適合在緊湊多彎的,對機械抓地力要求高的賽道上(比如知名的街道賽摩納哥賽道)使用,作為整個輪胎系列中最軟的一款(比超軟胎更軟),它升溫極快,有著巔峰的速度表現(xiàn),但同時,它的使用壽命有所限制,也就是說:除非進站策略非常激進,不然您很難在排位賽之外的正賽上看見他的身影,輪胎涂裝紫色是倍耐力創(chuàng)新的社交媒體投票結果(果然網(wǎng)友好眼光),大量粉絲將投給了他們喜歡的紫色。
濕地胎(綠色)
濕地胎就不是光頭胎了,而是有較淺的輪胎紋路,用于提高排水性,但是濕地胎是適用于賽道濕滑但是沒有積水的情況,濕地胎是雨胎中最為通用的一款,全速中每秒排水量約為25升,它可以在潮濕或半干的賽道上使用,比如說下小雨等天氣,這種輪胎的出現(xiàn)往往會將比賽帶入一種感官的刺激節(jié)奏中去。
雨胎(藍色)
藍色雨胎與綠色的濕地胎一樣,都帶有輪胎紋路,不過全雨胎的紋路更深,有點像我們民用胎的紋路,但是全雨胎的排水性非常好,在賽車以300km/h的速度行駛時,全雨胎具有每秒排出60升水的能力,全雨胎在全速前進時,可以達到65升每秒的排水量,因此是大雨行進的最佳選擇,最新版本的Cinturato藍色全雨胎也能在賽道由濕變干的過程中使用,耐久性更強,這種全雨胎也叫作大雨胎,它擁有著所有輪胎中最慢的圈速(這不廢話么?。皇褂玫膸茁屎艿?,因為如果遇上特大暴雨,比賽就會暫停,如果非要使用,那整場的比賽就會像賽車巡場一般無聊。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