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缸體的拆卸和維護
操作步驟如下。
從外向內(nèi)擰下氣缸蓋的10個固定螺釘,并向下提起氣缸蓋。
拆下氣缸墊,注意氣缸墊的安裝方向。
松開油底殼的放油螺栓,排出油底殼中的機油。
翻轉(zhuǎn)發(fā)動機,拆下油底殼的固定螺栓(注意螺栓也要從兩端向中間松開)。拆下油底殼和油底殼襯墊。
松開原油過濾器的固定螺栓,拆下油過濾器、油泵鏈輪和油泵。
(2)氣缸容積中的碳去除
氣缸頂部和氣缸蓋底部經(jīng)常出現(xiàn)積碳,會造成汽油機過早燃燒,加速氣缸磨損。B組的積碳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到。清除積碳有兩種方法:機械法和化學法。一般兩種方法結(jié)合使用是有效的。用鋼絲刷或刮刀機械清除(注意不要刮傷機組);化學法是將體內(nèi)積碳浸泡在化學溶劑(表2-1)中2 ~ 3小時。加熱浸泡效果更好,軟化積碳再用刷子刷掉。
表2-1化學溶劑表
(3)汽缸基準面的檢查
操作步驟如下。
檢查氣缸體的變形。
氣缸體主軸承座孔和凸輪軸座孔的檢查。
技術(shù)要求:曲軸主軸承座孔圓度誤差大于0.025mm或氣蝕面積超過250mm2時,必須修復。
(4)汽缸磨損的檢查
操作步驟如下。
測量前的準備工作。
a .清潔并干燥待檢查的缸筒及其上平面。
B.根據(jù)氣缸直徑選擇合適的連桿,并將其擰入內(nèi)徑千分表的下端。
C.根據(jù)被測圓柱體的標準尺寸,用外徑千分尺校準內(nèi)刻度盤,留一個合適的測量桿伸長值(即預緊1mm左右),轉(zhuǎn)動刻度盤,將“0”位置對準指針,記住小針指示的毫米,固定連桿螺母,重新校準。
D.測量時,將絕緣套管握在手中,將內(nèi)徑百分表斜放在圓筒的被測部位,輕輕擺動內(nèi)徑百分表,使指針從左到右均勻擺動(圓筒中心線垂直于測量桿)。如果指針剛好對準“0”,則與測量的圓柱體直徑相同。如果指針順時針離開“0”,則圓柱體直徑小于標準尺寸;如果逆時針方向為“0”,則圓柱體直徑大于標準圓柱體直徑,如圖2-50所示。
圖2-50內(nèi)徑千分表
1-百分表頭;2號桿;3-連桿;4號桿座;5-支撐框架;6-可移動測量桿
測量位置:在氣缸軸向選取三個截面,即S1-S1(活塞在上死點時第一環(huán)對應(yīng)的氣缸壁附近)、S2-S2(氣缸中部)、S3-S3(距氣缸下邊緣約10 ~ 15mm),在同一截面上多點測量最大、最小直徑。依次測量每個圓柱體三個截面的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并將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實驗報告,如圖2-51所示。
圖2-51圓柱體圓度和圓柱度的測量
圓度和圓柱度的計算:每個截面上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之差的一半的最大值代表待測氣缸的圓度誤差,每個氣缸內(nèi)的最大圓度代表待測氣缸體的圓度誤差。三個截面的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之差的一半代表被測圓柱體的圓柱度誤差。
圓柱體的圓柱度用圓柱度最大的圓柱體的數(shù)值來表示。發(fā)動機修理標志:如果被測氣缸體中有一個氣缸的圓柱度大于0.165mm(汽油機)或0.25mm(柴油機)或圓柱度不超過上述限值,圓度誤差超過0.05mm(汽油機)或0.063mm(柴油機),則發(fā)動機需要大修。氣缸修理尺寸見表2-2。
表2-2氣缸修理尺寸
(5)
一起安裝氣缸蓋
磨削缸體上平面時,磨削量不宜過大,以免報廢缸體。最大加工量0.15mm;
禁止在發(fā)動機修理臺上測量氣缸直徑,以防氣缸體夾緊變形導致測量不準;
測量氣缸時,確保測量桿與氣缸中心線垂直;
當氣缸磨損超過最大修復尺寸時,需要插入氣缸套;
如果只有一個氣缸需要鏜孔、研磨或更換缸套,其他氣缸仍應(yīng)一起更換,以保持發(fā)動機所有氣缸的一致性。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