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壓鑄造輪轂和鍛造的區(qū)別
1、成本
因為鍛造的生產工序要比低壓鍛造的多得多,鍛造的輪轂與鑄造的相比,金相組織前者是破碎晶粒與鍛態(tài)組織,后者是枝晶狀晶粒與鑄態(tài)組織。單項機械性能指標方面,鍛的普遍提高30%——50%,個別指標更高幾倍。所以同一型號的輪轂通常鍛造出來的要比低壓鑄造出來的要貴的多。
2、外觀
無論是鑄造還是鍛造出來的輪轂,當經過各種工序后如果不做標識基本上很難從外觀上看出太大的區(qū)別來,但通常鍛造出來的輪轂輻條一般會更簡結精細。
3、性能
低壓鑄造出來的輪轂,因為在壓力下充型和凝固,所以充填性好,鑄件縮松少,致密性高。鍛造出來的輪轂,因為輪轂的晶粒流向與受力方向一致,所以通常強度較高,韌性與疲勞強度也都顯著優(yōu)于鑄造輪轂。
挑選輪轂時要考慮三個因素。
1.大小
不要盲目加大輪轂。有人為改善汽車性能而加大輪轂,在輪胎外徑不變的情況下,大輪轂勢必要配合寬而扁輪胎,車的橫向擺動倒是小了,穩(wěn)定性得到提高,過彎時有如蜻蜓點水,輕盈掠過。但車胎越扁,其厚度越薄,減震性能越差,舒適性方面就要做出較大犧牲。
此外,稍微有石子等路障一硌,輪胎很容易損壞。因此盲目加大輪轂的代價不容忽視。一般來講,根據(jù)原車輪轂大小加大一兩個號最為合適。
2.三距
這意味著挑選的時候不能隨心所欲挑自己喜愛的外形,還要聽從技師的建議考慮這三距是否合適。
3.形狀
結構復雜、密集的輪轂的確很美觀,顯得有檔次,但很容易在洗車的時候被拒洗或是多收錢,因為它洗起來太麻煩。簡約的輪轂反而動感十足,干凈利落。時下深入人心的的鋁合金輪轂,與過去的鐵鑄輪轂相比,抗變形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重量大幅度減輕,車動力損失小,跑起來快,省油而且散熱性好,為廣大車主所喜愛。
這里要提醒一點,有不少汽車經銷商為了迎合車主的口味,銷售汽車之前,事先把鐵輪轂換成鋁合金輪轂,但在價格上卻狠狠加上一筆。所以從經濟實惠的角度考慮,買車的時候不要太在意輪轂的材質。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