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駕駛概念及五大要領
防御性駕駛技術是將相關的駕駛技能和駕駛習慣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和歸納,形成一套簡單明了,科學系統(tǒng)的安全駕駛體系,它能幫助駕駛員更清楚地了解人類的生理缺陷、更全面地觀察并了解駕駛環(huán)境、更準確地預測不確定的潛在的危險因素、更及時地采取預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
防御性駕駛的五大要領:預估風險、放眼遠方、顧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
一、預估風險。
指在駕車時要根據(jù)天氣、路況及目測的事故等,提前分析可能會對駕駛造成的潛在威脅。例如:雨天駕駛遇到路面積水,在十字路口遇到行人、非機動車甚至機動車突然闖紅燈,臨近高速公路出口遇到車輛突然減速、變道,超車時會遇到被右側(cè)車輛遮擋住右前方的視線,車輛碰撞或失控后駕乘人員經(jīng)常會被甩出車外等等。類似這樣潛在的危險還有很多,而且會經(jīng)常反復出現(xiàn)在我們的駕駛環(huán)境中,這就需要我們養(yǎng)成提前分析,預測風險的良好習慣,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防患未然。
二、放眼遠方。
行車過程中需要搜索至少15秒范圍以外的交通狀況,以便提前分析和判斷可能出現(xiàn)的影響我們安全駕駛的各種情形,為我們下一步采取行動預留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實驗表明,正常駕駛中,從獲得視覺線索,到判斷是否有潛在危險,再到如何處置,這一過程需要6至8秒左右,而從決定到操控車輛,還需要6到8秒。
怎樣判斷15秒的距離?我們可以采取乘4法則來計算,比如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行駛,那么至少需要看到400米遠的地方。前面提到的預估風險是針對可預見的風險,比如今天下雨,就會遇到積水路面,因此要減速慢行。而這里的放眼遠方是針對不可預見的風險,比如通行環(huán)境良好的路面,是否可能出現(xiàn)其他車輛、行人散落的物品而形成路障,這些路障哪些是危險源、是遠還是近,是靜止還是運動等,面對遠方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放眼遠方,將目光探索到15秒以外范圍的交通狀況,往往可以讓我們提前發(fā)現(xiàn),從容面對,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三、顧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