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是否需要道路救援補胎
如果輪胎被尖銳物體扎破導致破損或者漏氣無法正常行駛,就需要道路救援補胎。
比如釘子扎進輪胎,細釘子可在扎異物處用水或肥皂水抹一下,看有無氣泡冒出,有氣泡說明漏氣要補胎;沒氣泡但輪胎結構已損傷,跑高速有爆胎風險也應補胎。粗釘子拔出后氣會跑光,得補胎或換備胎、找救援。
車胎氣壓不足,比如準備出差走高速時發(fā)現(xiàn),即便輪胎未明顯漏氣,也可能存在損傷風險。
胎面損傷直徑小于 6 毫米、胎面輕微損傷、胎側輕微受損且橡膠掉落不多、胎側插釘子孔小于 6 毫米且未損壞簾布層的簾布,這些情況通??裳a胎。
但輪胎胎冠穿透洞眼直徑超過 6 毫米、胎側被扎破、出現(xiàn)鼓包、胎圈損壞變形、胎面變形、橡膠被化學品腐蝕、輪胎缺氣碾壓損壞、有缺氣行駛痕跡時,不能補胎,只能更換。
補胎方式有外補和內(nèi)補,外補一般用于應急,修補后不適宜跑高速;內(nèi)補工序復雜但適合跑高速,不過補前要做動平衡校準,否則高速可能抖動。
原車配備的非全尺寸備胎不能長時間使用,應急后要到維修店處理。胎側插釘子孔小于 6mm 且未破壞簾布層的簾布,修補后的輪胎還能繼續(xù)使用。胎面嚴重變形、花紋脫落、胎面受損過大(被扎胎面孔徑超過 6mm)、鼓包、胎側損傷嚴重等情況,輪胎只能報廢。
當車輛在高速上出現(xiàn)爆胎,女司機或者爆胎的是前胎,以及沒有自行更換輪胎的經(jīng)驗和能力,適合呼叫高速補胎救援。出差外地遇到輪胎爆胎自己無法處理時,也應呼叫。爆胎后要握緊方向盤,松開油門踏板,輕踩剎車,注意后方來車,打開雙閃,靠右進入應急車道,人員快速撤離到護欄外面,在來車方向 150 - 200 米處設置好三腳架。
出發(fā)前要仔細檢查輪胎,包括胎壓、有無破損、劃傷或鼓包,檢測磨損情況及生產(chǎn)日期。
車胎受損、汽車沒電、車輛送油、拖車救援、困境救援等情況都需要汽車道路救援。比如汽車輪胎被扎破無法正常行駛,電瓶沒電無法啟動,燃油耗盡無法行駛,車輛因故障或事故無法啟動或繼續(xù)行駛,汽車陷入困境無法脫困等。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