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法還憑啥加價到100萬?新一代大眾邁特威T7解析
進入車內(nèi),T7沿襲了最新的大眾內(nèi)飾設計,采用類似一體式的中控理念,其全液晶儀表盤與懸浮式的中控多媒體觸控屏融為一體,再加上層次錯落有致的中控臺設計,讓新車一改T6的中庸,并凸顯大氣磅礴的態(tài)勢。
T7作為一臺真正意義上的乘用車,其內(nèi)飾用料還是細節(jié)處理都十分到位,真皮、鋼琴烤漆、金屬飾板等材質(zhì)應用,從視覺上就營造出上檔次的感覺;而整個內(nèi)飾的設計風格還采用了大眾最新的家族化設計,由于車機在功能性上的集成度很高,少量的觸控按鍵更是取代了實體按鍵,手指輕觸的優(yōu)雅感是這個級別豪華MPV應有的氣場。
此外,新車還首次采用了雙天窗的設計,配合大尺寸的側(cè)窗,將可以為車內(nèi)提供非常好的光線。
而功能上,新的儀表盤除了支持多種主題模式切換,還可映射地圖導航、多媒體、駕駛輔助等信息。
車機系統(tǒng)也是得到了明顯升級,首先屏幕尺寸升級為10英寸,顯示分辨率更是達到了1560*700;而內(nèi)嵌系統(tǒng)從T6上的MIB 2提升到最新的MIB 3系統(tǒng),流暢度和操作界面都有明顯的提升,在實際體驗過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款車機操作體驗能媲美你手上的蘋果手機。
同時這款車機擁有在線導航、自然語義識別、車內(nèi)WiFi、有線和無線CarPlay\Android Auto功能,APP connect無線投屏等功能。此外,MQB Evo平臺也為T7帶有了不少全新智能功能,包括Car2X系統(tǒng),能根據(jù)道路行駛情況和裝有路面?zhèn)鞲衅鞯幕A(chǔ)設施來獲得實時的交通情況,并做出預警提示。
而功能上,新車支持四區(qū)空調(diào)、Clean Air3.0空氣凈化系統(tǒng)、前排座椅加熱/通風等功能。
此外,這一代大眾T7也不再提供手動擋版本,全系為7速雙離合變速箱。
同時由于T7擁有全平的地臺,因此大眾對活動折疊桌進行了重新設計,其中折疊桌可以從第一排座椅一直移動至第三排,其中在第一排和第二排處可作為中央杯架,而移動到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間則可以展開為桌子,桌子面積較T6有了兩倍的提升,因此可在車上完成更多種類工作。
新一代大眾邁特威動力布局 | ||
發(fā)動機 | 最大功率 | 變速箱 |
EA211 EVO 1.5T渦輪增壓汽油發(fā)動機 | 100kW(136PS) | 7速DSG |
EA888 EVO4 2.0T渦輪增壓汽油發(fā)動機 | 150kW(204PS) | |
2.0TDI 渦輪增壓柴油發(fā)動機 | 110kW(150PS) | |
“eHYBRID”插電混動 1.4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電動機 | 160kW(218PS) | 6速DSG |
動力上,新車提供燃油版和插混版,其中燃油版搭載了EA211 EVO 1.5T渦輪增壓汽油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0kW(136PS))、EA888 EVO4 2.0T渦輪增壓汽油發(fā)動機(150kW(204PS))和2.0TDI渦輪增壓柴油發(fā)動機(110kW(150PS)),傳動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和前輪驅(qū)動。
而“eHYBRID”插電混動版本,由1.4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電動機組成,綜合最大功率160kW(218PS),電機最大功率85kW,傳動匹配6速雙離合變速箱;而鋰離子電池被安裝在地板下方(續(xù)航暫時未公布),并降低車輛重心,同時在右側(cè)后翼子板上還新增了一個充電口。
此外,大眾還表示新一代邁特威還將于2022年推出四驅(qū)版本,而到2024年則會發(fā)布純電動版本;同時T6.1車型將作為商用車繼續(xù)銷售,并會在未來推出純電版本。
每當我開著自己的T6,第三排的乘客永遠都是在抱怨,源自貨車懸掛系統(tǒng)確實在舒適性方面不盡人意;而另一臺威然雖然舒適性有了,但第三排空間還是差點意思。而這一次大眾可以說一針見血地把兩個最棘手的都問題解決。
新一代邁特威(T7)在更新了MQB平臺后,可以說很好的將T系列大空間、高實用性的特點和MQB科技性、舒適性進行結(jié)合,也因此讓T7的硬實力有了質(zhì)的提升,不黑不吹,未來日系對手們恐怕要惶惶不安了!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wǎng) 熊睿鋒)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