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舉報再收購 日產對三菱究竟下了什么棋
● 日產的野心
其實再深入想想,日產在權衡利弊之后,還是做出了舉報三菱的舉動肯定不是因為為人耿直不屈,見不得別人造假。做生意的,最終目的都是為自己利益著想。收購三菱到底能為日產帶來什么?
◇ 助雷諾-日產聯盟登上銷量王座
目前,雷諾-日產已經是全球第四大車企集團了,2015年,雷諾-日產實現全球銷量超過805萬輛,三菱汽車全球銷量為124萬輛。只要三方繼續(xù)努力,在2016年,足以挑戰(zhàn)豐田的銷量冠軍地位。再不濟,也能進入全球銷量前三。
◇ 助日產打開東南市場
日產在中國混得順風順水不假,但是在東南亞市場,其實一直處于郁郁不得志的狀態(tài),而三菱汽車在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甚至高過日產。收了三菱,也有助于日產拓開這一塊。
◇ 助日產研發(fā)混動車
201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看,三菱、日產銷量分別為48204輛及47452輛,分別位列第三、第四。同比下降超過25%的日產,顯然不及同比增長達31.5%的三菱在電動車市場的優(yōu)勢。
從產品上來看,三菱的歐藍德PHEV、三菱i-MiEV不錯的銷量業(yè)績,都將增加日產收購三菱后的電動車市場砝碼。日產收購三菱成功,其在電動車市場的實力將直逼第一名比亞迪(2015年銷量61726輛。)
◇ 全方位互利共贏
通過日產與三菱簽署的基本協議可以注意到,二者同意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采購、通用化整車平臺、技術共享、聯合利用工廠產能和增長型市場等,控制成本、提升產品研發(fā)能力,都被考慮在此次收購協議之中。
● 算盤打得好,也得打點預防針
規(guī)劃起來一切都很美好,但三菱也不是沒前科。2000年,三菱就有過一次乘用車、卡車、巴士大規(guī)模召回事件,使得三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境。隨后,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以19億美元收購了三菱汽車34%的股權。
原來的想法應該和日產差不多,趁低價收入三菱,然后拿點技術,合作共贏啥的。但無奈,三菱汽車在2000-2004年間丑聞不斷,戴姆勒克萊斯勒拒絕為三菱提出的7000億日元拯救方案買單,撤資走人。
現在日產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注資三菱,幫他扛過去就是勝利。但明顯幾十萬臺車召回、賠償、挽回20多年信譽倒塌的問題也沒那么容易解決。要是沒有大勇氣、大魄力、大智慧、日產像戴姆勒克萊斯勒一樣重蹈覆轍也未可知。
● 國產合資廠是否會受影響
按照國家的現有汽車政策,每家外企在中國只能有兩家合資廠,但是盤點下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就會發(fā)現它們已經大大超標。目前的狀況是,它們已經擁有了東風雷諾、東風日產、東風英菲尼迪、廣汽三菱和東南三菱整整5家合資廠。
另外,廣汽三菱在2015年剛剛經歷重組,已全資收購進口三菱,讓進口三菱成為廣汽三菱的全資子公司,二者實現渠道網絡、資源合二為一。好不容易做出的整合行動,如果受到日產收購三菱的行動受到波折,之前的努力不說付諸東流,也可能大打折扣。究竟國家將如何處理這些合資廠,還有待進一步消息。
● 結語
不論怎么說,事情的起因終歸是三菱造假在先,所以日產舉報雖然看起來有陰謀論嫌疑,但也怪不得別人趁火打劫把它給收了。另一方面想,三菱在遭受此次大挫之后,股價暴跌4成,外加處理此次燃油造假事件還需大量財力、人力、資源,足以構成破產的危機,這個時候日產出資收購也算是救人于危難之中。
至于最終日產能不能助三菱力挽狂瀾,恢復元氣;三菱能否為日產-雷諾聯盟再助一臂之力,進入全球銷量前三集團;雙方能否在技術、資源上達成共贏,就看雙方的努力跟造化了。(文:太平洋汽車網 李洋)
編輯推薦閱讀:
英國貴族的文化遺產 獵裝車的前世今生
//www.jumpintl.com/wenhua/815/8153267.html
尾標的數字游戲(3) 炫耀性能的歡樂秀
//www.jumpintl.com/wenhua/815/8154871.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