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egler接任趙利民,北京奔馳的權力分配上將面臨一次重新調整!叭绻麚Q一個新人過來,各方面關系將要重新梳理!币晃桓邔油嘎叮镜呢攧、生產和銷售等關鍵部門是雙方協調的焦點。
在競技場上,走馬換將是扭轉戰(zhàn)局的一個常用手段,然而在“北京奔馳”還沒有正式上場前,主力隊員的更迭卻是撲朔迷離。
就在戴姆勒·克萊斯勒(簡稱戴-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銷售市場部總經理蘇偉銘突然離職轉投大眾(中國)的消息,還沒有降溫之際,唯一在“北京奔馳”項目中得到正式任命的趙利民(Joseph Chao)又即將被調離。
趙利民當前職務是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據傳言,他的新任命將在四月中旬對外公布,他的位置將由一位德國人來擔任。
4月1日,記者即得到戴-克(中國)的正面答復,電子郵件內容為:“北京/斯圖加特電:2005年3月28日,Juergen Ziegler(齊格勒)受命擔任即將成立的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奔馳)新總裁。此前,Ziegler是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公司轎車業(yè)務公司戰(zhàn)略主管及汽車執(zhí)行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在這之前,他曾經擔任梅賽德斯-奔馳(印度)的首席執(zhí)行官。
Ziegler的前任趙利民先生,在組建新合資公司的過程中作出重大貢獻,將另有委任!
此次變動,據一位北汽內部人士透露,原因是北京奔馳的內部利益關系一直很復雜,德方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需要一個強硬派來治理。
而另一位北京奔馳項目的高層稱,趙利民本來就是個臨時角色,執(zhí)掌過渡時期的一些銜接工作,公司正式成立就離開。
完成過渡角色
去年12月6日,北京奔馳戴-克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管理層名單理應浮出水面,但只有華裔人士趙利民被任命為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其他管理人員至今也沒有得到正式任命。
北京奔馳項目自成立以來,進展緩慢。2003年9月8日,戴姆勒-克萊斯勒就與北京汽車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戴-克公司和北汽將共同對北京吉普有限公司進行重組;到2004年5月份奔馳C級和E級轎車項目獲得發(fā)改委的批文立項。之后,北京奔馳公司的成立便在媒體的不斷臆想中蔓延,直到2004年12月6日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新工廠奠基。
至此,趙利民第一次公開亮相。看看他的簡歷,可以用非常優(yōu)秀來形容:畢業(yè)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耶魯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4年—2001年,就職于通用汽車集團,擔任一系列領導職位,并榮獲總裁榮譽獎、杰出領導獎、杰出成就獎等;2001年,加入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擔任公司副總裁職務,主管新車生產;在2004年2月份來中國之前,負責所有北美新車生產。
趙利民是精益生產專家,在精益生產系統、產量提高流程、質量系統、生產提高運營、生產控制及物流管理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北京奔馳成立當天,趙利民戴了一條紅領巾,顯得很有朝氣。其后,趙利民也是作為唯一一位“正式”的高管成為記者追蹤的熱門對象。
北京奔馳執(zhí)行副總裁周勇江評價趙利民為“有魄力,工作很努力,常常工作在18個小時以上”。
但是媒體對趙利民的印象并不深刻,因為在回答問題時經;乇茉掝}!澳壳氨本┍捡Y的現狀,需要一個奔馳的親信來管理,也需要一個做事強硬的人!币晃粯I(yè)內人士稱。
“趙利民,幫助建立了戴姆勒-克萊斯勒和北京汽車集團的合資項目,他將有其他任命。”北京奔馳發(fā)言人Trevor Hale沒有進一步詳細說明。
至于原因,Hale沒有向記者表明。周勇江在采訪時只表示,這些問題都很敏感,現在組織機構不完全,我們這里的人一直在努力的工作。
據一種說法稱,北京奔馳項目組里利益關系復雜,中德的關系還好說,中方的兩派關系最為棘手。中方人士分為親德派和本土派,在很多關鍵問題上,雙方陷入利益爭奪。北京奔馳各方關系需要好好梳理,這正是北京奔馳項目進展緩慢的原因。
戴-克新部署
據悉,北京奔馳的銷量計劃已經定到了2007年,且平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戴-克在人事安排上一直都顯得審慎。
新上任的Ziegler最近在德國主管乘用車部門,是戴-克集團梅賽德斯(印度)的首席執(zhí)行官,Trevor Hale介紹。
Ziegler現年46歲,生于德國赫倫伯格,已婚并有兩個女兒。他已在戴-克工作了30年,16歲作為一名學徒進入公司,之后在市場銷售、物流、財務和業(yè)務戰(zhàn)略等多個部門任職,并獲得晉升。這個任命是由戴姆勒-克萊斯勒德國斯圖加特總部決定的。
據悉,北京奔馳項目計劃總投資達12億美元。Ziegler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今年實現生產25000輛奔馳E級和C級私家轎車的計劃;加入生產計劃的可能還有更多車型。
克萊斯勒首席執(zhí)行官迪特爾·澤金博士(Dieter Zetsche)上個月曾經說,公司在等待一個中國政府的審批,一旦許可下來,我們可能增加克萊斯勒的產品,希望在生產之前得到正式批準。
戴-克的整體任務除了重新部署北京工廠外,還和福建汽車工業(yè)集團、中華汽車公司成立了戴姆勒-克萊斯勒廂式車(中國)有限公司,在福州市的新工廠生產梅賽德斯—奔馳凌特(Sprinter)和新款Viano/Vito廂式車系列。新工廠計劃于2006年投產,年生產能力為40,000輛左右。
因為其競爭對手寶馬在2003年已經開始在中國制造汽車了。去年,寶馬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輛,在中國銷售15480輛,其中包括華晨寶馬生產的8661輛3系和5系轎車。奔馳必須提高效率,加快布局。
“戴-克要把轎車業(yè)務公司戰(zhàn)略主管Ziegler派往北京奔馳,勢必要加強德方在公司內部的話語權!币晃粯I(yè)內人士分析。
Ziegler接任趙利民,北京奔馳的權力分配上將面臨一次重新調整!叭绻麚Q一個新人過來,各方面關系將要重新梳理!币晃桓邔油嘎叮镜呢攧、生產和銷售等關鍵部門是雙方協調的焦點。
另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是經銷商建店的審批權。奔馳的4S店動輒上億元,而且奔馳的經銷商分為東星、南星和北星,這些關系的掌控也成為權力覬覦的目標。
這些復雜關系的背后,主要是人員的“來路”大不同。據了解,北京奔馳的人,有來自北汽集團的,有來自戴-克的,有來自各地的奔馳經銷商的,當然,更有來自其他同行被“挖”或者跳槽過來的人員。
不同背景的人融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強勢的嫡系管理者來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