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WTO史上首次敗訴 翻案機會微乎其微
瑞士日內瓦當地時間13日,由3名成員組成的WTO爭端解決小組,對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對中國的汽車零部件投訴案作出了初審裁定,認為中方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征收高關稅的政策,違背了中國入世時的承諾,判決中方敗訴,要求中國必須依照WTO原則立即終止這項政策。至此,中國遭遇了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來的第一次敗訴。
對此,中國常駐WTO代表團14日在一項聲明中說,中方正在認真研究初步調查結果,準備向WTO專家組提交評論意見。在專家組作出此案的最終裁決之前,中方不對報告進行評論。
“翻案機會微乎其微”
根據WTO規(guī)則,判決一旦下達,若中國拒絕改變相關政策,上訴國家和地區(qū)將有權對中國實施制裁。
WTO專家組的初步調查結果要經過各當事方大約3周時間的審閱和評論之后才能成為最終結果,而最終結果還要經過全體世貿組織成員審議并通過之后才能成為正式裁決。按照爭端解決程序,當事方還可以就正式裁決結果提出上訴。WTO關于此事的正式報告將在3月公布,中國還有上訴的機會。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認為改變判決結果的機會微乎其微,“迄今還沒有哪個爭端解決小組作出過與初步裁決不一致的最終決定!
案件焦點
就中國對占車價60%或以上的外國進口零部件征收高額關稅的政策,美國和歐盟2006年3月提起訴訟,加拿大同年4月加入進來。它們指稱,該政策使進口零部件在中國汽車制造商眼中失去競爭力,外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yè)被迫將生產地轉移至中國,導致歐美相關行業(yè)工人失業(yè)。
對此,中國堅稱,此舉意在阻止整車被拆成幾大塊進口,讓外國公司得以避免整車的高關稅。
宋泓認為,該案的焦點在于“什么是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在發(fā)達國家,整車和零部件是兩個完全獨立的概念,而在中國則不然,雙方對這個概念的界定始終爭執(zhí)不下,使這一官司一拖就是兩年。
WTO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稱,這項裁定毫無公平可言,是對發(fā)達國家的明顯偏袒。周世儉說,中國對進口的整車征收25%關稅,對汽車零部件征收10%關稅,其間差別明顯。許多汽車廠商大量進口汽車零部件,在國內組裝為成品車后銷售。這樣,通過進口零部件組裝成的汽車比直接進口的整車價格便宜,變相規(guī)避至少15%的關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