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商業(yè)部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摸底調查后,日前發(fā)布了《在華跨國公司限制競爭行動表現及對策》的長篇調查報告。該報告具體指出了在華跨國公司涉及的七大壟斷性行業(yè),并對一些品牌的市場占有份額進行了量化分析,據此分析出跨國公司的壟斷勢頭和行業(yè)分布特點。
在這個報告中,雖然沒有列出汽車行業(yè),但包括了
輪胎行業(yè)(目前,世界輪胎銷售收入前十名的企業(yè)除德國大陸公司外,均在中國有合資或獨資企業(yè),有的還不止一家。市場競爭主要在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異之間展開)。而且,根據一些專家近年來的研究結果看,跨國公司在中國汽車業(yè)的壟斷行為,正從“隱性”逐漸表現為“顯性”,其壟斷傾向越來越明顯。
2004年,是跨國公司壟斷性逐步加強的一年。其在汽車及零部件市場上的壟斷表現,主要有三個方面:投資方式從合資走向獨資;并購或控股國內企業(yè)并吃掉國內品牌;搶先制定行業(yè)標準。
外商獨資企業(yè)越來越多 一項調查顯示,從2000年開始,在中國投資外商獨資企業(yè)已從量上超過合資企業(yè)。而在汽車行業(yè),有專業(yè)人士估計,其獨資與合資的比例基本相當,但在2004年,獨資企業(yè)的注冊數量很可能大于合資企業(yè)的數量。
我沒有拿到一個確切的統(tǒng)計數字。有關人士表示,由于產業(yè)政策的關系,這些數字主要是指汽車零部件公司,不包括整車企業(yè)。在整車合資方面,跨國公司目前還受到中國汽車產業(yè)政策的約束,只能遵守股比一半對一半的原則。
“但實際上,好幾家公司已經通過‘曲徑通幽’的方式,突破了這個原則!币晃粚<伊脸鲎约旱挠^點!八麄兺ㄟ^不斷擴大‘勢力范圍’的方式,走向壟斷”。
這一年,跨國汽車公司最大的集體行動是所謂的整合在中國的機構。而這種整合,往往是通過購買第三家企業(yè)或者建立第三家工廠的方式完成的。
既然有50∶50的股比控制,這第三家企業(yè)或者是工廠如何鉆過政策的空子?從韓國
現代2004年的中國戰(zhàn)略運作,可以對跨國公司通過控股進行壟斷的方式略見端倪。
現代公司在與
北汽控股合資后,建立了
北京現代,加上原來通過其子公司
起亞合資而成的江蘇悅達
起亞,在中國擁有了兩個合資公司。但一直孜孜于追求世界第五大汽車公司的
現代,并不滿足于這種格局。業(yè)界先是傳出了現代與
華泰集團意欲牽手的消息,而后現代又與
江淮集團達成協議,雙方將進行
商用車領域的合作,但業(yè)內普遍認為這個協議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背后還有更大的未揭開的謎局,極有可能涉及到轎車生產。這樣,現代公司在中國就有至少三家公司與轎車有關。
豐田在擴大與
一汽“全面合作”后,很快又在廣州建立了新合資公司。兩個轎車生產企業(yè),加上其成都和沈陽的兩個
商用車項目,可以說是把中國的汽車產業(yè)政策利用得淋漓盡致。即使這樣,
豐田也沒有滿足。
豐田中國事務所總代表服部悅雄日前就對記者表示,為了達到占10%市場份額的目的,豐田還將在中國增加新的生產線。
在汽車零部件行業(yè),跨國公司從合資到獨資的趨勢十分明顯,從博世、德爾福等大配套商,到博格華納這樣的中等零部件商,在中國都基本走的是這樣的路子。而據專家介紹,從合資合作走向獨資控股,是跨國公司對發(fā)展中國家投資的一般路徑,也是其逐漸走向壟斷的通常路徑。因為跨國公司具有明顯的資金、品牌和技術優(yōu)勢,獨資可使他們進一步壟斷市場及這幾個方面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