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投資的改裝——剎車系統(tǒng)改裝面面看
煞車對于汽車來說不單單只是制動力的表現(xiàn),還攸關車上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煞車系統(tǒng)的強化在筆者看來算是最值得投資的套件,然而到底該購買什么套件,才能在最小的花費下獲得最有效的制動力呢?多活塞卡鉗是否有必要改裝呢?各位車迷就與筆者一起探討吧!
打通任督二脈
煞車原理先知道
在正式探討如何改裝才能增加制動性的主題前,我們先簡單講一下煞車系統(tǒng)的動作原理,如此一來較容易使讀者了解升級的原因。首先在駕駛者踩緊踏板的當下,其連桿機構(gòu)會經(jīng)過杠桿原理和真空氣泵的輔助,使總泵內(nèi)的活塞受壓再透過油管傳輸,將壓力分送到各輪的分泵推動來令片磨擦碟盤,便能產(chǎn)生讓車輪減速的功能。這樣的原理相信大家不難明白,比較需要去進一步解釋的是,一個活塞直徑比卡鉗還小的煞車總泵,為何能推動至少四個分泵活塞(前后左右),而且還能等比例的放大作動力,這其中的奧妙就在于巴斯卡定理中所提到的:相同液壓力在不同面積下,總作用力與面積大小成正比,但與推動的距離成反比。舉個例子:假如總泵的面積為1,分泵面積為3,如果在總泵上施以10公斤的力量,傳遞到分泵就有30公斤的力量,但分泵卻只能移動總泵1/3的距離。
來令片碟盤首重
耐溫散熱穩(wěn)定性
雖然車輛負責降低輪胎轉(zhuǎn)速的零件,乃是來令片、碟盤、卡鉗這三項所組成,然而真正進行摩擦工作迫使車輪停止的機件,就只有來令片與碟盤,透過此二者的相對運動,彼此磨擦來達到制動效果,所以在煞車系統(tǒng)改裝最簡單又最實際的項目首重剎車皮。然而雖然磨擦系數(shù)高的煞車皮其制動力較優(yōu)于系數(shù)低的產(chǎn)品,但也由于所謂的制動力是利用能量不滅定律,將車輛的動能轉(zhuǎn)化成熱能,因此車速愈快、車重愈重就會加大動能,而動能增大后制動系就必須承受、釋放更多的熱量,因此強化來令片時不但要注意磨擦系數(shù)的高低,還要注意是否有足夠的耐溫與散熱性,避免耐溫度不夠,導致由粉末冶金制造出來的煞車皮,其中非金屬成份的聚合物(如樹脂)失去粉末聚合力,且化成氣態(tài)消失,這將導致摩擦力降低而且會加速煞車皮摩耗的速度。
接著就是扮演煞車制動力的另一個重要角色-碟盤。事實上被磨擦的碟盤,原則上跟磨擦力的強弱沒有多大關聯(lián)性,反倒和散熱性較有影響,其散熱主要是依賴自體的面積,因此才會有所謂的通風碟、打孔碟、劃線碟,目的是為了增加散熱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選購打孔碟盤時需注意制造材質(zhì)的講究,才不容易在鉆孔處發(fā)生龜裂現(xiàn)象。通常碟盤的工作壽命都相當久,不過這并不是撐到表面凹陷時才要更換,當?shù)P浮現(xiàn)細微的裂痕產(chǎn)生抖動或某一圈泛黑時,即表示已燒焦會成為聚熱的不利點,此刻也應該立即更新較妥當。最后,碟盤的外徑大且夠厚時,自然有較佳的散熱性與恒溫能力,但增加的重量卻也會造成簧下負荷變大,所以專業(yè)級的對向加大煞車組,很多都會使用中心盤為鋁合金的雙片式制品,一方面減重、一方面可隔絕高熱傳至羊角/卡鉗,這便是所謂的浮動式碟盤。當然浮動式碟盤也不是沒有缺點,例如高速煞車時容易抖動,就令許多人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