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私家車時,車輛的使用成本正在成為影響購買的因素。記者發(fā)現,不同車主為車輛正常維修保養(yǎng)所花費的錢從幾千到幾萬不等(1年計)。時下雖然車價一路狂跌,但是私家車使用成本仍高居不下。一位寶來1.8T車主告訴記者,他在給愛車做15000公里保養(yǎng)時花費共計930元,其中工時費高達460元,車主對4S店工時費收費標準產生質疑。 4S店要明碼標價 車主要保留收費單據 記者帶著消費者的疑問采訪了相關專家。北京汽修五廠專修一汽大眾產品的維修專家陳茁告訴記者,雖然各個4S店工時費存在差異,但寶來15000公里保養(yǎng)費用最多不會超出200元。如果出現這樣“離譜”的收費可能是4S店給客戶作了其他維修項目沒有告知消費者,而費用計入消費者支出。物價部門建議消費者,在維修愛車時要看清收據所列的維修項目,4S店必須把每項服務價格明確告知消費者,由消費者自己選擇。另外物價部門建議用戶維修后要注意保留相關單據,如果出現問題方便物價部門取證。 工時費定價依據什么標準? 據記者了解,一般消費者在4S店對車輛進行正常的維修保養(yǎng)時,主要涉及兩方面費用——材料費和工時費。材料費(其中主要指更換零配件的費用)各個維修站執(zhí)行的是廠家的統一價格,所以更換零配件的費用一般是固定的。而工時費基本是各家4S店自己定價。那么工時費收取有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呢?記者電話咨詢了中國汽車維修行業(yè)協會遺憾的是記者并沒有從中得到滿意的答案,行業(yè)協會似乎也不能給出統一的標準。后來一位汽車維修業(yè)的資深技師告訴記者,工時費并不是一個以時間計費的簡單概念。除維修工人人力成本,修理企業(yè)為修車所付出的倉儲、管理、設備等費用,也都被算進工時費里,車主都得照單全付。 4S店欲收回成本 虛高物價? 按照業(yè)內人士的分析工時費定價基本包括三部分費用:技師的人工成本+固定資產折舊+利潤。人工費用和4S店要賺取利潤是消費者可以理解的支出。問題在于4S店的固定資產折舊以怎樣一個比例攤入消費者的支出才算合理?4S店建店投資動輒千萬,我們不能排除4S店為了迅速收回成本,將固定資產折舊以過高的比例攤入消費者維修支出。到記者截稿時,相關媒體報道了4S店為了堅挺工時價格簽署“價格同盟“的消息。這意味著消費者在4S店之間基本沒有選擇,可是4S店的價格“壟斷”能維持多久呢? 市場引導價格 工時費降低為期不遠 北京市物價局維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內的汽修價格從1993年就已經逐步放開,物價部門無權作出限制,只能要求維修企業(yè)明碼標價并備案存檔。在市場競爭中,企業(yè)有權自主定價。但是業(yè)內專家同時強調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汽車維修業(yè)務量增加,維修成本也應該走低。維修店和汽車廠商有必要重新考慮工時費標準。業(yè)內人士指出京城汽修業(yè)價格水平的下降,最終還得靠充分的市場競爭,人為制定價格同盟不是正常行為。當多種經營模式充分競爭的局面逐漸形成,汽車維修價格就會回歸到理性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