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比坐車快得多 外國MM北京街頭修車記
一位名叫莉拉·巴克利的外國姑娘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她領教了北京嚴重的交通擁堵現(xiàn)象,體會到了 “騎車比坐車要快得多”的含義。所以在莉拉看來,外出最好還是騎自行車。但一次街頭的修車經(jīng)歷,更讓她領略了某些人不禮貌的唐突之舉以及北京的可愛可親之處……美國《全球主義者》在線雜志日前刊發(fā)了莉拉撰寫的一篇文章,題為《北京街頭修車記》:
眾所周知,北京街頭的汽車越來越多,不過到目前為止,在這里出行最好還是騎自行車。自行車便宜,不會讓已經(jīng)非常糟糕的空氣質(zhì)量進一步惡化,而且最重要的是,騎車比坐車要快得多。
事實上,我在這個城市的生活質(zhì)量與我的自行車的車況息息相關。如果車壞了,我就不得不花錢擠地鐵或者打車上下班,而這要花上40分鐘。
自行車沒有問題時,我騎車到辦公地點只需10分鐘,而且路上的心情非常愉快。
昨天早上,我在打開自行車的車鎖時發(fā)現(xiàn),后車胎裂開了3個地方,我知道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修車。
在中國,“自行車修理站”不計其數(shù),在任何村鎮(zhèn)和城市,都可以看到路邊有人 支起一個攤,擺上打氣筒、自行車零件和各種車鎖。修車就意味著把車帶到這樣的一個攤子上。
我把自行車推到附近的一個修車點。我在等著修車師傅換車胎的時候,周圍逐漸 聚攏了一群人,我外出時經(jīng)常會碰到這種情況。
這些人停下腳步,盯著我看。他們看我寫在手上的字,看我用手機撥電話。
今天我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你是法國人嗎?”
“你每個月交多少房租?”
“你是干什么的?”
“你一個人住嗎?”
“你會說德語嗎?”
“你結婚了嗎?”
“你每個月掙多少錢?”
“你吃了嗎?”
“你在中國呆多少年了?”
在這里,每個外國人都會不斷地被問到類似的問題。
有個人竟然要我的電話號碼。我們之間的對話是這樣進行的:
“阿羅。ㄒ糇g)”
“什么?”我用漢語回答,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語言,也不知道他要說什么。
“哦, 你會說漢語?”
“會!
“你住哪兒?”
“就在這附近!
“你是來中國讀書嗎?”
“不是,我來這里工作!
“哦,你是在酒吧街工作嗎?”
“不是,就在附近工作!
“哦,我也在附近工作。我做出口歐洲的牛仔褲!
“哦!
“我能要你的電話號碼嗎?”
“什么?”
“你的電話號碼?”
“不行!
“只是交個朋友也不行嗎?”
“不行,對不起。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