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車主頭疼!避開汽車消費的七大陷阱
近期發(fā)生了幾樁讓車主頭痛的事情,其中包括中央電視臺對汽車太陽膜行業(yè)的揭底調(diào)查,結果表明多數(shù)被包裝成進口高檔貨的太陽膜其實都是出身于小作坊的低劣貨色,這讓很多車主看了以后大呼上當。另外還包括各地頻繁發(fā)生的諸如“買車退稅”之類針對車主的電話詐騙等等。這等事情有一些屬于騙取錢財性質(zhì)的赤裸裸的詐騙,更多的則屬于利用虛假廣告“忽悠”消費者,以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屬于間接詐騙。要避免被騙,必須具有清醒的頭腦、犀利的洞察力。本期讓我們將一些常見陷阱逐個捅破,見招拆招,不給騙子和奸商以可乘之機。
1、隔音工程:減低2分貝已算成功
案例:趙先生生性比較敏感,因此總覺得自己的車子吵。換車子暫時是不可能,正好現(xiàn)在流行汽車隔音工程,老趙一咬牙,看準了一家比較有名的維修點,花了8000元做了個整體隔音,連車子的頂篷、防火墻都沒有放過,統(tǒng)統(tǒng)貼上了據(jù)說具有專利技術的高科技隔音材料。做完之后,趙先生也有些困惑,好像效果不明顯,但要說一點效果沒有,好像也確實安靜了些。直到有一天,正好身邊朋友有一支專業(yè)的分貝儀,測量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和同型車輛相比,趙先生這輛做了全車隔音的車幾乎沒有區(qū)別。
消費提醒:隔音工程的廣告滿天飛,含蓄一點兒說,做一次隔音可以減低3至5分貝的噪音,厲害地說可以降8-10分貝。事實上,專家提示做一次全車隔音能減低1-2分貝就算成功的了。如果不科學地分析噪音源而只是簡單粘貼隔音膠,基本上屬于心理安慰,不會有什么隔音作用。而隔音材料如果具有化學污染或在拆裝過程中對車子造成損害,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2、買車退稅:電話騙子新伎倆
案例:車主李先生前不久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里的人自稱是稅務局工作人員,對方先準確報出李先生的姓名、所買車輛的車型及車牌號碼,并稱因為汽車稅費調(diào)整,李先生去年購買的小轎車可退稅4900多元,要求李先生到銀行柜員機上辦理退稅手續(xù)。由于此人掌握自己的準確信息,李先生對其身份毫不懷疑,因此按其要求到某銀行柜員機,并撥打?qū)Ψ教峁┑摹罢Z音咨詢電話”,按照提示進入自己賬戶的轉(zhuǎn)賬頁面,輸入了對方提供的賬號。事后發(fā)現(xiàn)不僅沒有退稅,原本的萬余元余額也蕩然無存。
消費提醒: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定,只有已經(jīng)辦理納稅申報的車輛,因出現(xiàn)質(zhì)量原因被退回生產(chǎn)企業(yè)或經(jīng)銷商,或者車管所不予辦理車輛登記注冊手續(xù)的,消費者才可以申請辦理退稅。此外一概是騙局。
3、廠家標稱油耗:口碑勝于宣傳
案例:如今油價奇高,買車時陳小姐也格外關注車子的油耗表現(xiàn),因此她買了一輛廠家標稱百公里才5升油的省油車,心想就算1年跑1萬公里,也就是2000元油錢?尚萝囬_了沒幾天,滿滿的一箱油就跑完了。掐指一算,號稱的省油車竟然油耗高達近10升/百公里!陳小姐還以為愛車出了故障,連忙開去4S店維修,維修師傅說,這款車就是這個實際油耗。
消費提醒:廠家標稱的油耗值是在最理想的車況、最理想的負荷、最理想的路況和最理想的速度下跑出來的,因此和真實油耗水平相差較大,有些車輛會更加離譜,所以廠家標稱的油耗并不能過于相信。真想知道一款車的油耗水平,不妨向那款車的車主打聽,口碑可比廣告準確得多。
4、抗磨劑:別被“神奇”效果忽悠
案例:王先生買了一輛二手車,心想應該保養(yǎng)一番。在維修廠,工作人員向他推薦了一款發(fā)動機納米抗磨劑,號稱可以減少油耗,延長發(fā)動機壽命。最主要的是萬一發(fā)生機油泄漏事故,抗磨劑也完全能夠保證車輛繼續(xù)行駛幾百公里?匆娺@么神奇,王先生也就掏錢了。事情就這么巧,沒幾天在一次外地公干途中,由于路況較差,車子的油底殼被石塊磕破,機油真的泄漏了,但當時附近沒有維修廠,加上納米抗磨劑的宣傳歷歷在目,王先生打算將車開回家。只是沒開出幾公里,一聲爆響,發(fā)動機就宣告報廢了。
消費提醒:不敢說市面上賣的抗磨劑都是假的,但那些所謂的納米、航空科技你最好還是別信,至于電視里經(jīng)常播放的,在使用了某款抗磨劑之后,將機油排空還能繼續(xù)行駛了幾百公里的廣告宣傳片,你也最好別信。廣告敢那么拍,只是因為廠家知道沒有誰敢那么做。小心開車、勤換機油比什么抗磨劑都強。
5、太陽膜:“國際名牌”出自小作坊
案例:李小姐剛剛買回新車,原本4S店是贈送太陽膜的,但李小姐認為贈品不可能是好東西就沒要,專門開車去外面的汽車用品店貼膜。誰知太陽膜的牌子那么多,李小姐當場傻了眼。此時過來一個銷售小姐,說是某個國際知名品牌正在促銷,貼全車可以有優(yōu)惠,李小姐稀里糊涂就同意了?蓻]多久李小姐在電視上看到,自己買的國際品牌太陽膜原來是假冒偽劣產(chǎn)品,不僅沒有促銷小姐吹噓的高科技,質(zhì)量連一般的國產(chǎn)貨都不如。
消費提醒:太陽膜市場的混亂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回過頭來才發(fā)現(xiàn),包括很多已經(jīng)深入人心的著名太陽膜品牌,原來都是出自技術水平低下的國內(nèi)小作坊,比比皆是的國際品牌在國外都是聞所未聞。所以,除非能確定太陽膜品牌的真正底細,否則還是別用一分錢一分貨的觀念來挑太陽膜。
6、高科技防盜器:防賊還是防車主?
案例:王小姐剛買了新車沒幾個月,自然是對新車疼愛有加,只要愛車不在視野范圍內(nèi)心里就惴惴不安,擔心車子被碰被劃被盜。最后,花了不少錢給車子又裝了一套號稱具有超強防盜能力的電子防盜器,雖然原車本來就有防盜功能了,心想兩套總比一套更安全吧。結果麻煩就接踵而至,多數(shù)是因為防盜器的無故報警遭來鄰里的投訴,還有幾次王小姐被開啟車門時報警器的無故鳴響弄得相當尷尬。但最近幾天,更嚴重的事情發(fā)生了:原車的倒車雷達和中控鎖也逐漸失效,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由于加裝防盜器影響了原車線路所致。
消費提醒:市面上的電子防盜器林林總總,有的號稱遠程報警,有的標榜密碼滾動,但大多數(shù)的產(chǎn)品從可靠性上比不過原車防盜,從防盜性上可能還不如一把粗壯的機械方向盤鎖。此外,現(xiàn)代轎車的電氣線路日益復雜,擅自加裝電子防盜器就如同一部電腦裝兩個操作系統(tǒng),大大增加了故障的發(fā)生率。
7、省油產(chǎn)品:省油30%你也信?
案例:劉先生在用品店看見一種省油產(chǎn)品,馬上被吸引住了。第一,便宜,只要幾十塊錢;第二,小巧,只有紐扣般大;第三,只要把這個小紐扣往油箱一扔,它就開始工作了,什么磁力啦、渦流啦,總之一番神秘且高科技的運作之后,就完美地達到了省油30%的目的。劉先生完全被高科技的魅力折服,當場掏錢購買。結果用了一段時間油耗好像沒有減,發(fā)動機卻開始抖了。一檢查,神秘的紐扣果然“起效”了:高科技材料禁不起燃油的腐蝕分解,在油箱里導致油路栓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