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防凍液的主要試驗方法
①比重(ASTM D1122,SH/T 0068)主要用來估算防凍液中乙二醇和各種鹽的含量。比重又與熱傳遞有關。將比重與折光率結合可以測定防凍液的防凍能力。
②冰點(ASTM D1177、SH/T 0090)用來評價防凍液的最低使用溫度,也可估算其中乙二醇的含量。將75—100mL樣品置于試管中,以一定速度冷卻,測定防凍液的溫度,繪出時間一溫度曲線,曲線達到水平時的拐點即為冰點。
、诜悬c(ASTM D1120,SH/T 0089)用來評價防凍液的高溫“使用極限。將602nL樣品置于帶回流冷凝器的100mL短頸燒瓶中,加熱使其回流,兩分鐘后測定液相溫度即為沸點。
④pH值(ASTM D1287,SH/T 0069)目前僅測定稀釋液的pH值。將pH計與玻璃一甘汞電極聯(lián)接進行測定。
⑥儲備堿度(ASTM D1211,SH/T o091)用于測定防凍液在使用中PH值的變化程度,或測定防凍液緩沖能力的大小。取10mL樣品,用蒸餾水稀釋到100mL,用0.1N鹽酸電位滴定到pH=5.5時所需的毫升數(shù)、以毫克當量/100mL表示。
、嗯菽瓋A向(ASTM D1881,SH/T0066)泡沫會影響熱傳遞,因此優(yōu)良的防凍液不應產(chǎn)生許多泡沫。將一定速率的空氣通入防凍液內(nèi)、記錄產(chǎn)生泡沫的體積和停止吹氣后的消泡時間。日本JIS
標準是采用激烈振動100次后測量產(chǎn)生泡沫體積,該方法比較粗略,但簡便易行。ASTM標準用擴散頭分散的方法不但材質(zhì)難找,而且不易重復。
⑦玻璃容器中的腐蝕試驗(ASTM D1384,SH/T O085)是最初級的發(fā)動機冷卻液腐蝕試驗方法。將六種冷卻系統(tǒng)中常用的金屬片(25cm×5cm),鑄鐵、鑄鋁、紫銅、黃銅、焊錫和鋼片浸泡在防凍液中,在88℃下不斷通空氣336h,試驗結束后,測定試片的重量變化,觀察試片及防凍液的外觀變化。日本JIS標準增加了測定試驗后溶液的性質(zhì)及各部件的狀態(tài),在指標上亦比ASTM D3306苛刻。
⑧發(fā)動機冷卻劑模擬行車腐蝕試驗標準方法(ASTM D2570,SH/T 0088)試驗儀器由汽車散熱器、冷卻劑泵、試驗容器、流量計、馬達和壓力表組成。將上述六種金屬片放在試驗容器內(nèi),用防凍液在88℃下循環(huán)1064h,流量為78—961/mirll試驗后,測定試片重量變化和檢查部件內(nèi)部和橡膠軟管變化情況。同樣、日本JIS規(guī)格亦要測定試驗后溶液的性質(zhì)及試驗各部件和狀態(tài),在指標上也比ASTM D3306苛刻。
⑨實際使用試驗將試片安放在汽車冷卻系統(tǒng)防凍液流動的地方,當發(fā)動機運轉(zhuǎn)1000h或40000km后結束試驗,稱量試片失重,并觀察冷卻系統(tǒng)各部件及試液理化性能的變化。實際使用試驗是防凍液質(zhì)量評定的最后手段,是決定配方可否使用的最終依據(jù)。
汽車防凍液的使用
根據(jù)車輛使用時的最低溫度,選擇不同冰點的防凍液。
防凍液僅僅用來“防凍”嗎?
防凍液的全稱應該叫防凍冷卻液,意為有防凍功能的冷卻液。因此我們要糾正一個誤解,防凍液不僅僅是冬天用的,它應該全年使用。
除防凍外,防凍液還具有以下幾種優(yōu)點:
第一個是防腐蝕功能。發(fā)動機及其冷卻系統(tǒng)是金屬制造的,有銅、有鐵、有鋁、有鋼還有焊錫。這些金屬在高溫下與冷卻水接觸,時間長了都會遭到腐蝕,會生銹。而防凍液不僅不能對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造成腐蝕,還具有防腐和除銹功能。
第二是防凍液的沸點高。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優(yōu)質(zhì)防凍冷卻液的沸點通常在零上110攝氏度,這樣在夏季使用,防凍冷卻液比水更難于開鍋。
第三是防凍液可以防垢,也就是防水堿。用水作冷卻液最讓司機頭疼的就是水垢問題。水垢附著在水箱、水套的金屬表面,使散熱效果越來越差,而且清除起來也很困難。優(yōu)質(zhì)的防凍液采用蒸餾水制造,并加有防垢添加劑,不但不生水垢還具有除垢功能。當然,如果你的水箱水垢很厚,最好還是先用水箱清洗劑徹底清洗后再添加防凍液。
防凍液的防凍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它的冰點上。水的冰點是零度,而防凍冷卻液的冰點是可以調(diào)整的,一般在75攝氏度至零下70攝氏度之間。
防凍液應該是兩年換一次,但如果你開的是出租車,那得換得勤點,比如一年或三萬公里換一次。防凍液的顏色是人為添加的,不能作為評價其優(yōu)劣的標準。選擇防凍液要根據(jù)本地區(qū)的氣溫選擇。一般低于本地區(qū)最低氣溫10攝氏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