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發(fā)改委明令要求各地清理限制小排量汽車的政策,因此有媒體歡呼“小排量汽車的春天來了”。有消費者問,越來越多的汽車愛好者喜歡的汽車改裝,何時才能“解禁”呢?
去年一家權威網站通過問卷方式,對汽車改裝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40%以上的汽車愛好者都對汽車改裝感興趣,但苦于政策限制,無法按自己的喜好實施改裝計劃。記者就此對北京10余家汽車俱樂部相關人士進行了采訪,他們紛紛感慨:為什么我國對汽車改裝的管理不能早日與國際接軌呢?
據了解,汽車改裝文化源于賽車運動。最早的汽車改裝只針對于提高賽車的性能,以便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也早已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普通車迷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并漸漸成為一種時尚。在歐洲各國、美國乃至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的香港、臺灣,汽車改裝早已蔚然成風,“無車不改”成為青年車迷的座右銘。世界各大著名汽車廠商,如奔馳、寶馬、三菱、豐田、日產、本田等,都推出了專業(yè)的改裝品牌。
終極悍鯊汽車俱樂部王先生對記者說,中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有汽車改裝,但當時私人擁有汽車數(shù)量較低,收入水平不高,汽車改裝發(fā)展非常緩慢。1995年~2000年的6年間,全國汽車改裝數(shù)量超不過1.5萬輛。2001年~2003年,隨著汽車產銷量的迅猛增長,國內汽車改裝也得以快速發(fā)展,幾乎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全國汽車改裝數(shù)量約在15萬輛左右。2004年,有關部門出臺了對汽車外觀、動力提升等的限制政策,使剛剛升溫的汽車改裝市場仿佛被潑了一瓢冷水,全國汽車改裝點減少了50%,年汽車改裝量下降了20%。但就汽車改裝本身而言,它的發(fā)展速度還是比20世紀90年代有所增長,反映出了中國汽車改裝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
“汽車改裝突出的是個性化。這一市場未來有很大潛力,但目前尚屬于引導和培育階段。如果國家早日出臺汽車改裝方面的法規(guī)和標準,這一市場可能會出現(xiàn)飛躍式發(fā)展!蓖跸壬J為。
藍色極速俱樂部的馬經理說,他們曾多次到工商部門聯(lián)系汽車改裝增項問題,但工商部門回答是,目前國家還沒有汽車改裝方面的標準,所以他們無權對此增項。
據了解,國外的汽車改裝公司都要經過有關部門認證,認證通過后,改裝公司就可以進行合法改裝了。另外,國外還有依托整車廠的改裝公司,如國外的寶馬、奔馳、本田、三菱等汽車公司都有專業(yè)的汽車改裝工廠,而我國目前還沒有依托汽車廠的改裝廠,所以在改裝技術上與國外有很大差距。去年,國外有一家汽車改裝公司項目調查組進入中國,想把國外汽車改裝標準和技術引入中國,但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
汽車改裝在中國已經發(fā)展了10年,但直到今天,我國仍然沒有一個相應的管理部門也沒有相應的管理條例,眾多改裝商家的經營執(zhí)照上幾乎全都是“汽車改裝配件公司”或“汽車改裝用品公司”的字樣。而據專家介紹,汽車改裝內容可細分多個方面,其中很多改裝涉及到車輛結構等關乎用戶生命財產安全的部分,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市場無序發(fā)展,其潛在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一些消費者還反映,有關規(guī)定要求,車主不能擅自改動車輛的結構,即車身顏色、長、寬、高等四個硬性的標準,對其他方面的改裝則沒有明確提及,如音響線路改裝、增加導流尾翼、車身裙邊包圍等。驗車時,同樣的改裝,有的能過關,有的不能過關。更有意思的是,通常情況下,大的改裝,如動力、操控、制動的“大手術”,因為在內部改裝,外觀沒有明顯變化,往往好過關;而表面改裝,如改天窗、加包圍等,因外觀改動明顯,反倒難過車檢關。
對汽車改裝,盡管有關部門年年都有禁令,但它仍然在發(fā)展,汽車改裝數(shù)量在增加,汽車改裝發(fā)燒友也在增加。所以,盡快出臺相關標準,推出汽車改裝解禁措施,使其健康有序地發(fā)展,還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