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之道:看足球?qū)W成功(15-16)
“有一天早上訓練結(jié)束后,我看他們按年齡順序分坐了三個桌子,年紀小的球員和年長的球員之間不說一句話;拿飯菜時,也按年齡順序排隊,一直到吃完飯,互相沒說過一句話!像這樣沒有一點溝通的球員,是不能在一個隊參加比賽的!”
問題是:這種“年齡排序”法,不僅體現(xiàn)在進餐時,在運動場上也表現(xiàn)突出!
希丁克來之前,韓國球員在比賽場上幾乎沒有什么溝通。他們從來不場上交流“往哪兒傳球”,“盯住對手的哪個人”,“誰負責哪個位置”……
雖然韓國隊的速度快,組織力也不錯,但球員們之間整天不說一句話,只會拼命奔跑。誠實的訓練態(tài)度雖然好,但是沒有交流,對團隊協(xié)作不會有任何幫助!
年紀小的球員都只顧盯著自己眼前的球,不知道更重要的是應(yīng)該查看周圍,掌握隊友的位置,相互交流后再移到下一個位置。
“韓國球員在技術(shù)上絕對不遜色于歐洲球員,但是在溝通上不積極,沒有創(chuàng)意。特別是年紀小的球員總期待前輩能幫他們做一些事。在自己創(chuàng)造踢法的年紀,卻觀望別人,這太不像話了!”希丁克堅決認為嚴謹?shù)拈L幼秩序是“先進足球”的絆腳石。
互聯(lián)網(wǎng)的誕生
為什么能倍增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進程?
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一下變得沒有了階級之分
沒有了長幼之分
沒有了國界之分……
使得假的信息很難長久
也很難有障礙去阻隔
有質(zhì)量的、真實的、有效的信息
互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民主”
會讓好人好事馬上顯現(xiàn)出來
也會讓壞人壞事立馬傳遍天下
摘自《王陽感悟》
一個領(lǐng)導者的成功
70%以上決定于
他的溝通及人際關(guān)系的能力
所以一個好的領(lǐng)導者
一定要練習公眾演說及溝通能力
要用心了解各種人的思考模式
及透徹地了解人性
—— 摘自 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 陳安之著
《領(lǐng)導力決定一切》
足球比賽和一個人踢球完全不同!只有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才能說是在比賽。
從心理上依賴前輩,就不能在運動場上正確地跑動。所以,希丁克認為韓國球員“不負責任”!
為了解決隊員間溝通不足,希丁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不許球員間再使用“大哥”這樣的稱呼,“運動場上的對話不許使用尊稱!”他還要求:年輕的球員不論在戰(zhàn)術(shù)訓練還是在比賽中,都要經(jīng)常和前輩開口說話。吃飯時,要前后輩穿插坐在一起,希丁克也和球員坐一個桌子,隨意地交談。按摩時也不要前輩先按,而是誰先到房間誰先按。安排宿舍時他故意把前后輩球員安排在一個房間,讓他們相互了解。
如果比賽中,球員半句話不說,只是奔跑,他就會大為發(fā)火……
希丁克要求“呼叫踢法”的目的,是因為球員之間的相互協(xié)助,“說話總比腿更快,更靈活”。
同時,希丁克還強調(diào)團隊成員每一個人要主動和自己雙向溝通。他要求球員們該追問的就要追問到底:“不要只按主教練的意思去做,假如與你自己想法不符,該追問主教練的,照樣要問!”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給球隊帶來發(fā)展。
只要一有空,希丁克就會大聲喊:
“大聲說話!喊出來!”“……要不停地懷疑和追問,為什么要做這種訓練?……憑什么主教練的話就要無條件服從?……”
球賽時,主教練和球員無法交流,所以訓練時,就要把你感受到的東西馬上說出來討論,這樣才會進步!效果才會明顯!……”
通過一系列的“溝通訓練”,希丁克順利把球員與球員之間,球員和教練組之間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式溝通”“金字塔式溝通”,靈活轉(zhuǎn)化為自下而上的“水平式溝通”“距陣式溝通”。
順暢的雙向溝通模式成為了習慣后,希丁克所強調(diào)的“享受比賽”和“用腦踢球”的環(huán)境,開始在韓國隊中形成氣候,訓練場上氣氛馬上歡快起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