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貼膜六大陷阱
汽車貼膜六大陷阱
目前國內汽車太陽膜市場比較混亂,中國市場的太陽膜品牌至少有1000個,而真正品質過硬的原廠品牌膜不超過7個。劣質膜、貼牌膜、假冒膜混雜其中,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其品質高低。于是,在價格懸殊的前提下(好膜全車貼下來需要兩三千元,孬膜一兩百元就夠了),消費者往往會選擇一些價格便宜或適中的產品。而這些表面看起來“不傷大雅”的太陽膜在使用過程中卻不僅不能真正達到貼膜的目的,甚至還暗藏“殺機”。本報收集了部分“前車之鑒”的案例,為車主們揭開劣質太陽膜帶來的危害。
一“熱蒸籠”隔熱率低
案例:雖然貼了太陽膜,可李先生的車里一到夏天就像個熱蒸籠,只有猛開空調,害得去年因吹空調病了好幾場。分析:一般正規(guī)太陽膜的隔熱率都在30%到40%,即便價格兩三千(僅前擋膜)的膜隔熱率也僅能做到50%-60%。有些太陽膜商家宣稱自己的太陽膜隔熱率可達到80%甚至90%,多半都是“胡夸風”。目前市面上隔熱效果比較好的光譜選擇太陽膜,如威固70、量子膜LX70 歐帕斯XR70
二“烙煎餅”玻璃吸熱
案例:王小姐一直弄不明白,自己的車自從貼了太陽膜后車窗就變得很燙,簡直可以烙煎餅了。分析:業(yè)內人士判斷,王小姐可能是碰到全吸收膜了。正規(guī)太陽膜一般都是反射和吸收兩者兼顧。有的孬膜為了節(jié)約成本,就全部或大量采取添加吸收劑的方式,這樣熱量就全部吸收在玻璃上了,當然燙手。另外,吸收劑的吸收功效是很容易衰減的,1年左右隔熱效果就會大大減弱。
三“近視眼”清晰度低
案例:雖然貼膜師傅考慮到視線問題,在給曹先生的體底部福萊爾貼膜時“精心”為其在后視鏡位置留了兩個小孔,但坐進車內,總有“近視眼”的感覺,視線特別模糊。分析:膜的清晰度不好主要與膜的制造工藝和使用的膠有關。目前市面上染色膜的清晰度非常低,清晰度較好的是金屬濺射膜。
四“缺胳膊”無前擋膜
案例:李先生貼膜,商家卻只給貼了車身膜,沒有貼前擋膜,如果貼的話只能用其他品牌。分析:目前市面上能提供前擋膜的太陽膜品牌并不多,因為前擋膜的透光率必須要達到70%,同時又要兼顧高隔熱率,兩位“冤家對頭”,要協(xié)調好它們的關系,對廠家制造工藝要求非常高,價格自然也不菲,所以很多孬膜基本都不提供前擋膜。但消費者要警惕的是,部分孬膜也可能會提供一些表面看透光率還不錯,其實隔熱率卻非常低的前擋膜。
五“臭氣彈”散發(fā)臭味
案例:吳先生的車在經過太陽炙烤后總會散發(fā)出一股難聞的味道.分析:這可能與太陽膜使用的膠水質量不好有關。另外,膠水質量不好還可導致黏合度不夠,防爆性差。
六“晃眼劍”光污染嚴重
案例:余先生去年夏天出了次體底部一個急彎處,對面車的玻璃反射出強烈的光把他的眼睛完全晃花,結果自己開進了旁邊的小溝里。分析:正規(guī)膜對可見光的反光率都要求很低,部分孬膜則很高,造成大街上大量刺眼的“光劍”,形成光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