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樓蘭一起順水而歌:有關探索,有關感知
有一個蒙著花蓋的新娘
捧起黃沙半個太陽
留給我永不流逝的芳香
牽走我日夜的夢想
……
樓蘭姑娘你去何方
前面路太遠 前面風太狂
你是我的夢中新娘
樓蘭姑娘你去何方
樓蘭姑娘你去何方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首樓蘭姑娘紅火了好一陣,路遠風狂,神秘的她不知去向何方。
今天我們要說的樓蘭,不是窈窕女子卻同樣神秘,它帶著我們,走別人走不了的路,看別人看不了的風景。它是東風日產旗下一款SUV,起了“樓蘭”這個帶有歷史感的名字。它是一名探·知者,引領我們忘卻生活的茍且,去那詩和遠方,探索文明的起源,感知生命的意義。
延伸的感知
太多時刻,我們用自己的“頭腦”,緊張忙碌,以至食不知味、充耳不聞。當我們長大成人,察覺并過度依賴思辨之心后,往往關閉了生命起初時的直接體驗,而以冷峻的理性來代替感知。
但是,我們需要感知,讓感官舒展,擴大我們的世界,感受生命的質地,記錄繽紛的生命故事。香氣、味道、形狀、聲音、色彩,它們跟著大批荷爾蒙與酵素旅行全身,理解那些我們稱之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和視覺的神奇現(xiàn)象。如果沒有感知,便無法真正體味人之為人的樂趣與意義,只有日復一日的稀薄生活。
感知界定了意識的邊界,又因為我們生來是追尋未知領域的探險家和尋覓者,所以我們花費許多時間走過前人的路,最大程度地利用工具擴展感知的邊界。作為交通工具,樓蘭是我們四肢的延伸,我們不再需要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距離,免去古人深入山林峽谷的勞頓之苦,即可探索千里之外。
而作為一個空間,樓蘭又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視聽享受——身處車中,我們聽不到外界的風噪,可以盡情享受座椅、影音系統(tǒng)帶來的舒適觀感。打開天窗,仰望寰宇星空;關上車門,就是專屬于我們自己的小宇宙。
不過,到達目的地之后,一個令人訝異的問題竟自然浮現(xiàn):那感官經過的路途,究竟跨越了多少時間?
探索的力量
用歷史學家的觀點來說,過去即外國,對逝去的時光,我們甚為陌生,知之甚少。走進它的方式,除了打開所有的感官,盡情去聽、去看、去觸摸、去嗅聞、去品嘗,去擁抱萬物之美之外,就是好奇心牽引之下的探索,把那些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種種神秘,一一體驗找尋。探索喚醒我們對時間流逝、空間轉移的直接認識,讓我們與過去緊密結合。
稍熟世界史便知,幾大文明古國均起源于水系。在生產力欠發(fā)達的年代,無論是灌溉農業(yè),還是治理泛濫的河水,都需要極大的勞力投入,唯有強大而有組織力的政權,才能完成這樣的巨大工程。也因此,文明發(fā)展起來。
此外,水也承載著古代先人的哲思。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于是乘青牛,過函谷關,終隱于扶風??鬃诱f: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所以積極入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從心欲,不逾矩。我們從河水里學到世界上并不存在時間的實體,重要的是個體如何選擇,在探索中完成人生之路。
長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神秘奇詭的巴蜀文明、浪漫豁達的荊楚文明、溫婉柔和的吳越文明,在碰撞與融合中,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形態(tài)。無論是“一江三地”的不同文明形態(tài),還是辭、樂、詩這些歷經時間沉淀下來的文化瑰寶,都如“樓蘭”這個名字一樣,給我們留下無限遐想。
回歸最純粹的好奇與熱情,回溯中華文明的起源,將如探索異域一樣,充滿挑戰(zhàn)與成就感。在千年風月的映照下,我們與先人們相遇,了解何以至此,何為中國。
探•知者樓蘭
2016年,樓蘭開啟“發(fā)現(xiàn)中國美”第一季,創(chuàng)行西北,品韻江南。而今,樓蘭要走得更為深遠。
我們將沿著那滔滔長江,穿行水霧迷蒙的三峽,傾聽雨水拍擊卵石的聲音,嗅到綠葉浸潤露水的滋味。行至秭歸,望著人力勝天的大壩,如何不想起屈原的天問?移到巴東,神農溪的潺潺流水回響勞作的山歌;再去奉節(jié),詩城的余音繚繞千年。我們就這樣在動態(tài)的時間中,以身心結合的方式感受辭、樂、詩帶來的能量之歌。
凜冽寒冬抬頭望月,北方樹枝的遒勁疏落,與宋畫里的蟹爪樹并無分別;樓蘭車行至巫峽,升騰的云霧繚繞其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景致穿越千年,真切地來到眼前,更吊詭的是,古人所慨嘆的那種情感,透過此種景致,竟也分毫不差地掠過心間。
與元稹所處的時代相比,如今,也許星座微偏,天氣略有改變,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仍如當年那樣彌漫開來,飄散在那里。樓蘭就這樣帶著我們,延伸了四肢與五感,更直接地蒞臨古人的現(xiàn)場,重新激發(fā)起那不受限制的感知,探索過去的歷史。
當古國的美女千年后再次蘇醒于南疆荒原時,長發(fā)飄蕩于大漠,見證孤煙裊裊,蒸騰而上。她可曾想過,有一款與故國同名的汽車,正馳騁于祖國的萬里河山。
就讓我們與探·知者樓蘭一起,從匆迫的現(xiàn)實中回轉身來,感受長江的召喚,順水而歌,呼吸這跨越了時空的文明之美。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