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司的車輛來源號稱是出口退稅的,標價正好與國外的售價相當,所以沒什么稀奇的。目前只需要交錢就可以提車,但是也必須先繳納一定的保證金,而且保證金的多寡要根據不同車輛不同價格來訂。但是心細的購車者發(fā)現,在他們提供的網站上的一輛新
雅閣的照片上,駕駛員座位下的腳墊上,清楚地印著“
北京某某汽車特約維修”的字跡,原來就是用巧立名目的方法設下的一個騙局。
中介吃兩頭 由于一些人看“團購”有利可圖,便專門做起“團購”的中介生意,由他們出面招攬購車者,然后從中抽取費用。消費者雖然也能從
經銷商那里得到優(yōu)惠,但除去支付給中介的費用,最終的實惠大大縮水。
不僅如此,團購“中介”往往自稱可以與經銷商斡旋,幫忙團購。由于沒有相關的監(jiān)督,也就滋生了很多“貓膩”,其中之一就是“吃兩頭”。
筆者有一個朋友,參與了一次“團購”。中介說,他們經過堅苦卓絕的商談,終于和經銷商說好可以拿到9折優(yōu)惠的車,最后簽協(xié)議的時候,才從經銷商那里知道,其實中介談好的價格是八折,而不是九折。中介不僅從經銷商那里賺到了利潤,又從消費者那里奪走了相關的費用。
降價少服務 由于競爭的激烈,有個團購的大單他們誰都不想放過。一經銷商告訴記者,數量多的團購他們幾乎沒有利潤,主要是為了走個量,因為量上去了廠家給予的返點就會更高,有時年底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和突出自己業(yè)績,經銷商遇到團購甚至會賠本賣。
有時遇到一些團購人,剛是將價格壓得離譜,開出的價碼有些不著邊際。有的提出車價要優(yōu)惠8%到10%的,甚至有的要求優(yōu)惠15%的,保險還要打6折,送
驗車費等等。一味地追求低價格,“羊毛出在羊身上”,經銷商為了生存,可能在最大限度內接受你的價格的同時,同時也在相應的服務上偷工減料。
定金陷阱 2003年的時候李先生在網絡上的公共留言處看到了一個公司組織團購
桑塔納的帖子,團購價格比市場價低5000元,但想參加團購的人要先匯款交1000元訂金。在經過簡單郵件溝通后,李先生決定參加這次團購。在匯去了1000元訂金后李先生就一直等待著對方公司的回信,但是半個月過去了,對方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了,李先生這才知道是上當受騙了。
對此,法律界人士認為,消費者在參加汽車團購或其它代購活動時,不要把訂金或車款交付團購公司或代購者,而是直接交給汽車經銷商,并向經銷商索取正規(guī)收據。這樣即使代購者卷款而逃,消費者最多只損失幾百元中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