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的車牌號是:冀F,行政級別是:縣級市,人口約:約59.4萬人,人口密度為:801人/km,面積約:742平方公里,郵政編碼是:71000
簡介:涿州 zhuō zhōu 古國都市,華北重鎮(zhèn)。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商(
查成交價|
參配|
優(yōu)惠政策)代為北方方國。西周時聚落漸增。春秋時,齊相管仲筑城。戰(zhàn)國時,中山國在此定都。西
漢(
查成交價|
參配|
優(yōu)惠政策)置盧奴、安險、新處、苦陘四縣于今定州市境內(nèi)。西漢至前秦,盧奴一直是中山國(郡國)都。后燕都于此。北魏皇始二年(397年)置安州,設(shè)行臺。天興三年(400年),改安州為定州,今定州由此而得名。今定州市境內(nèi)當(dāng)時有盧奴、魏昌、安喜三縣。北齊廢盧奴入安喜。唐代今定州市境內(nèi)有安喜、唐昌二縣。宋、金、元三代境內(nèi)只有安喜縣。明初撤安喜入定州,至清代仍為定州。自北魏至清,此地曾為行臺、府、路、郡、州的治所。民國初廢州改為定縣,后曾兩度為專署駐地。抗日戰(zhàn)爭初期,中共定縣縣委將定縣分為定南、定北兩縣。后定北縣又分為定唐、望定二縣。日本投降后,恢復(fù)定北縣。民國36年(1947年)定縣解放,建立定縣市;定南、定北縣合并為定縣。翌年定縣市并入定縣。曾是冀中九專署(后改定縣專署)駐地。1958年定縣、曲陽合并為定縣,1961年定、曲兩縣分置。1986年,定縣撤縣改為定州市。
0有用
0踩
回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