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鸞雍雍 萬福攸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鑾鈴悅耳響叮當(dāng),萬般福祉歸圣躬。原文出自于西周無名氏的《小雅·蓼蕭》。
原文:
《小雅·蓼蕭》
蓼彼蕭斯,零露湑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燕笑語兮,是以有譽(yù)處兮。
蓼彼蕭斯,零露瀼瀼。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豈弟。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蓼彼蕭斯,零露濃濃。既見君子,鞗革忡忡。和鸞雍雍,萬福攸同。
白話譯文:
艾蒿長得高又長,葉上露珠晶晶亮。既已見到周天子,我的心情真舒暢。一邊宴飲邊談笑,因此大家喜洋洋。
艾蒿長得高又長,葉上露珠濃又亮。既已見到周天子,感到恩寵又榮光。您的德行潔無瑕,祝您長壽永無疆。
艾蒿長得高又長,葉上露珠潤又亮。既已見到周天子,快樂非常心悅暢。如同兄弟情意濃,美德無瑕壽且長。
艾蒿長得高又長,葉上露珠濃又濃。既已見到周天子,精致馬勒飾黃銅。鑾鈴悅耳響叮當(dāng),萬般福祉歸圣躬。
擴(kuò)展資料:
《小雅·蓼蕭》是一首典型的祝頌詩,表達(dá)了諸侯朝見周天子時(shí)的尊崇、歌頌之意。全詩四章,每章六句,都以蓼蕭沾露起興,通篇表現(xiàn)對君子的祝頌之情,層次分明,抒寫有致,章章推展,于敘事中雜以抒情,并帶有明顯的臣下語氣,無論內(nèi)容還是形式,均體現(xiàn)出雅詩的典型風(fēng)格。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為諸侯朝見周天子時(shí)歌頌天子的詩歌。《毛詩序》謂此篇詩旨乃頌天子“澤及四?!保灾疄檠邕h(yuǎn)國之君的樂歌,朱熹則以為此乃“燕諸侯之詩”。吳闿生《詩義會通》又說:“據(jù)詞當(dāng)是諸侯頌美天子之作。”西周初年,國勢昌盛,諸侯紛紛來朝,表示歸附。周王也設(shè)宴招待,此詩就是在宴會上歌頌周王的樂歌。